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,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。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,清明一到,氣溫升高,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,故有“清明前后,種瓜種豆”之說。
后來,由于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,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,漸漸的,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。
清明節流行掃墓,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,寒食相傳起于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。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,“寒食上墓”。因寒食與清明相接,后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。
清明前后,春陽照臨,春雨飛灑,種植樹苗成活率高,成長快。因此,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,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。清明節植樹的習俗,據說發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風俗。
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習俗。其源泉是遠古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,這種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對后世影響深遠。清明節兼具節氣與節日兩大內涵。
上一條:南普機電 丨 人最好的狀態就是小滿
下一條:南普機電丨「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」知危險 會避險 守護安全成長 |
返回列表 |
版權所有 : 徐州南普機電科技有限公司
設計制作:網商天下